(文字稿+podcast版) EP03 失智症權威長谷川醫師的失智症系列(三)---失智症權威醫師也不想去日間照顧!

本集Podcast連結 


影片裡回到40多年前長谷川還是醫師的時候的畫面,當時他提倡為失智症提供日間照顧服務的那個時候。他認為「日間照護服務不僅可以減輕家人的負擔,還可以刺激失智症患者的精神機能。」在那個時候他還強調:「為失智症患者提供一個大家都能樂在其中的場所。」

這是我們作為照顧者與照顧服務者一直「假設」認為日間照顧這個地方,一定可以提供給失智者的樂在其中的地方,也是長谷川還沒生病之前的想法。

影片拉回到長谷川醫師生病之後的畫面,失智的他自己在日照的時候,臉上卻沒有任何的表情。影片中他說「(在過去)建議(病患)去日間照護中心,因為我覺得至少對患者家屬而言非常有用,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當時並沒有考慮到,患者想做些什麼,不想做些什麼,事實上應該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我即使去了日間照護中心,但還是感到孤零零的。」當長谷川生病後不想繼續去日間照顧後,他這樣說。

我們遇到長輩不願意去日間照顧的時候,總會覺得日間照顧有多好多好,應該說服長輩去才對,他們不去應該是要長輩自己調整的,不是日間照顧要調整什麼。但從長谷川醫師上面所說的這些話我們可以約略的知道他們不願意去的原因。

先讓大家想一個問題,或許有人覺得不太適合,當你走在路上的時候,有人來跟你兜售按摩椅,賣按摩椅的人覺得你一定很需要這個產品,不斷的遊說你,甚至還逼著你一定要買這個產品,可是你知道你家只有只有一房一廳根本沒有空間放那麼大的按摩椅,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要換一間大房子去讓家裡放得下這張按摩椅還是乾脆就不要買按摩椅了?

我想多數的人不會想要為了讓按摩椅可以放進家裡而買房子。希望長輩能夠去日間照顧的時候,會不會也有這樣子類似的想法?照顧者也就是賣按摩椅的人,不斷的跟長輩講,日間照顧不錯,那邊很好,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又有活動,讓你白天有事情作,不會睡覺,你一定要參加。

而長輩呢?因為要參加,就勢必要調整他們自己的作息去適應日間照顧,對於有些高齡者如果沒有非常大的動機,基本上是不容易被改變的。在上面的例子,就像要讓你為了按摩椅而買一間大房子一樣。作為日間照顧的活動設計者可能比較少想到高齡者的需求,或是即使有想到他們的需求,也可能是『我們所認為的』需求比較重要,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他們真正的』需求,這樣的想就比較不容易改變他們的態度。

 “長谷川強調:「為失智症患者提供一個,大家都能樂在其中的場所。」”

 “後來他提到「當時並沒有考慮到,患者想做些什麼,不想做些什麼,事實上應該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我即使去了日間照護中心,但還是感到孤零零的。」”

長谷川醫師這樣說改變了他過去所認為的『對失智者提供一個樂在其中的場所。』也就是我們可能不應該再把焦點放在怎麼說服病患進去日照,而是要深入的了解到底病患要什麼?不要什麼?

把參與日間照顧拆解成兩階段,前一部分是吸引他們進來,第二個階段才有可能讓他們維持認知功能或有其他的好處。如果在第一關就擋掉個案的參加動機,第二個部分就沒有機會繼續下去了,所以,對於還沒進入日照的人,要怎麼吸引他們進來?「口碑」,我想是重要的事情之一,有鄰居參加過而且跟病患說這個日照多好多好,久而久之,要記得喔是『久而久之』,經常不是講一次就可以的,才有可能讓長輩自己有意願走進日間照顧裡面。

如果已經加入日間照顧的病患,來了一次就不想再來了,其實也可能就是活動內容的問題。就像顧客買東西一樣,買一次以後,下次不再想去買他們家的東西,這是產品的問題,而不是使用者的問題,所以不是長輩有什麼問題,不想參加,而是活動或是環境設計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產品應該被調整。

長谷川不想參加日間照顧的活動後,他提到的兩個活動設計者容易忽略的問題:

 「患者想做些什麼、不想做些什麼」

 「應該從患者的角度出發」

也正是我剛剛的內容裡所說,產品也就是活動的設計該想到的事情。

再繼續分析一旦開始設計活動的時候會發生甚麼事情,在設計活動常會以兩種方向進行:

用目標導向作為活動設計的方法: 想要讓長輩有更多的互動以增進人際關係,還是想讓長輩身體更健康,所以會把內容放在透過甚麼樣的活動能讓長輩與其他的高齡者有更多的互動,可以增進人際關係;如果是想讓長輩身體更健康,則可以找找看有甚麼活動是讓他們動動手、動動腳,扭扭腰。設定目標,以終為始,找到活動以便達到目標。

另一種則是用認知功能導向去作設計活動: 希望他們能夠透過認知促進而可以達到某些功能的維持。舉個例子: 很常見的就是「叫色測驗」,這是一個促進「額葉功能」訓練失智者能夠更有彈性的處理事情。譬如用「綠」色印出「白」這個字,要求個案念出「綠」這個顏色。也有「記憶力測驗」,用水果牌卡做例子,先讓個案記得所有水果牌卡的位置,全部蓋起來之後再請長輩們說出甚麼哪一種水果在哪個位置上,希望透過訓練能夠記得哪一種水果放在哪個位置。

順帶一說,尤其在認知功能導向的活動設計裡,很容易用現有的醫院測驗修改使用,把原本是拿來評估的工具卻拿來活動使用,會遇到以後即使病患實際認知變差,卻因為經常的練習,而缺陷不就會表現在後來醫院的檢查中,這樣就有可能讓醫療人員低估長輩的缺陷衰退的可能。這邊不談測驗倫理的問題,這個議題太大了,所以如果不斷的訓練讓他的能力更好,或是不訓練讓他表現出原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另外,認知功能導向的活動設計還會遇到,拿專業的評估工具到底適不適合拿來當作活動使用,應該在嚴肅的測驗室做的事,卻在日間照顧裡面當作活動使用,當回答錯誤的長輩心態會怎麼想? 原本應該要讓氣氛很高興熱絡的活動,卻忽略了反應錯誤的高齡者想法,他們可能羞愧於自己所做的反應喔!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活動幾乎都跳過長輩的想法、意願,也都是設計者說怎麼做,就怎麼做。如果跳過長輩的想法,會不會讓他們更不願意加入日間照顧裡面?

另外,活動容易設想到未來就一路順遂和長輩的自尊心,活動常見的兩個隱形活動誤區 :

圖片| 來源

第一個先請大家想我在多年以前聽到的一句話,那時候聽到有人說:「給長輩種樹,他就會認為自己有責任、每天澆水,他就會花心思去照顧花樹。」

應該不少人覺得很合理啊,本來就該這樣的,他們因為負責任,所以會努力照顧。

我覺得可能不會那麼簡單的:「給長輩照顧樹木、他就會認為自己有責任、所以每天會澆水、所以會更花心思照顧。」

只要給長輩活動,就可以一路順遂了?可能機會是有的,但我們這集內容,是談談那些不想來日照的長輩。

活動設計的人很容易這樣想,只要一個指令下去,或是一個活動下去,後面都會順利。這樣的想法可能有點高估長輩的動機。過去我曾遇到過,有些日照開了一個「快樂農場」,他們非常希望長輩們在活動時加入培養盆栽的活動,沒想到長輩的一句話就堵住帶領者的嘴,長輩說:「我從年輕就種田,退休以後還要我再種!」這還是長輩願意說出來他自己的不悅,還有很多人不願意說出來,就可能用憤怒、不配合來應對這樣的活動。這次的主題主要是要幫助那些不願意參加日間照顧的長輩,這些問題都需要被考慮到。

第二個則是長輩的自尊心也可能是設計者比較少想到的問題,自尊不像活動一樣顯而易見,也可能不容易在活動設計的初期就會知道哪些人的自尊比較不高,所以設計者如果能在活動中間,同時在場中觀察,需要調整那些說話,活動內容,才可能更貼近長輩的需求。

我們來看一看國外到底怎麼進行活動設計,很感謝公共電視的團隊經常出國訪問機構,讓我們有機會知道其他國家的照顧策略與技巧,在【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節目第566集【丹麥失智共照】就是一個對我們活動設計提醒很大的一集節目,相關資料會放在下面的資訊欄裡。

節目中為了不同程度的失智症而用不同的方法。 影片中的復健師在運動處方,作了許多讓長輩有興趣的遊戲,傳球、水球平衡、自我平衡等活動。在輕度、中度和重度都有不同的活動帶領,特別是在中度失智症個案身上,還有做木工,使用釘錘等活動。或許很多人看完了影片會覺得,我們又不可能有人力帶領或是有空間讓不同失智症嚴重度的病人使用。我想到的是,當硬體或是環境無法改變時,我們如何改變活動,吸引那些失智者有繼續待在日間照顧裡的動機,這可能才是我們的重心。

如何設計出他們想要的內容?可能是音樂、影像、圖片、文字等等,是否真的有去為我們自己的日照的長輩去調查過他們的需要,或是給他們只是『我們所認為』的好?在日照中心裡擺放著舊的裁縫機、電影海報、電影院售票口等,並非這些不重要,如果是他們真的想要的,就比較有可能吸引他們繼續來參加日照;相反的,如果只是我們認為「對他們是好的」,用這樣的想法,去揣摩高齡者的需要的想法,可能真的就會減低他們參加的動機了。

本集節目中我們提供了兩個重點拆解高齡長輩要參加日間照顧的兩個階段: 首先要透過口碑吸引他們加入日間照顧,第二個階段讓他們有好處的活動設計。同時也分析了我們常用的活動設計策略的盲點: 目標導向的活動設計和功能導向的活動設計,這兩個盲點就很容易導致長輩不想參加日間照顧的活動。在活動設計中,需要站在長輩的角度也就是以長輩這些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活動,才能更有效的提供長輩他們所需要的活動。

 

  --------------------------------------------------------------------------------

本系列節目,以長谷川醫師的失智症作為開場,他是一位在日本失智症權威醫師,在我20年前剛進入失智症臨床工作的時候,他的名字就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參考文獻之中,最主要的是因為他發展了「長谷川式簡易智能量表」,很不幸的在2018年聽到他罹患失智症,2021年辭世。

多數人罹患失智症,照顧者並沒有餘裕去讓照顧艱辛過程讓人知道,不容易的長谷川醫師的家屬透過NHK的協助,錄製了50分鐘的照顧內容,同時也批露出更清楚照顧壓力與負擔。照顧特調節目分別以系列內容來分析節目中長谷川醫師、家屬所遇到的問題。包括時間認知改變、不要因為照顧而傷害威嚴、病患日照的反應、病患長谷川醫師的情緒和想法、照顧者的態度,歡迎收聽。



第一集連結: 拆解失智症時間認知衰退歷程
第二集連結: 失智症權威醫師的失智主治醫師:「不要因為照顧而糾正行為」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