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介紹 ] 失智行為說明書:到底是失智?還是老化?改善問題行為同時改善生理現象,讓照顧變輕鬆!


   ã€Œå¤±æ™ºè¡Œç‚ºèªªæ˜Žæ›¸ã€çš„圖片搜尋結果


 


這些問題行為真的是失智症引起的嗎?

 提到失智症,大家會想到什麼?
  .「對新事物完全不感興趣?」、「同樣的話說了好幾遍」等,令人困擾的行為。
  .「動不動就生氣」、「衣著邋遢」等,讓人不舒服的感覺。
  .「有強烈的被害妄想,會懷疑人家偷了他的錢」、「生活日夜顛倒,讓照顧的家人半夜也無法安眠」等,讓全家人都感到非常困擾的行為。
  .「徘徊」、「將大便塗在牆上」等,影響眾人的不當行為。
  .「引發火災」、「忽略交通號誌隨意駕駛,造成交通事故」等,危及性命的災難。

  ……

  每一件都是讓身邊的人深感困擾的行為。的確,這些行為都是失智症所引發的。
  就算大家都說要「忍耐一下」或要「多陪伴失智症患者」,在失智者身邊的人還是會非常痛苦。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行為,我發現很多人都想:
  「如果不把失智症醫好,問題就無法解決。」
  「但是,失智症無法痊癒,所以如果患了失智症就只能放棄。」
  不過,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因為,
  「那些行為有可能是失智症之外的原因造成的。」
  而且,「即使真的罹患失智症也不能放棄。有很多時候,症狀是可以改善的,也能因此延緩病情發展。」


  只要了解原因,就能找到解決方法,減少不安的情緒!

  首先,請從「哪些行為有可能是失智症之外的原因所造成的」著手。

  罹患失智症後,記憶力和判斷力會跟著衰退。另一方面,就算沒有罹患失智症,如果身體因上了年紀而開始老化,記憶力和判斷力也一樣會變差。然後,因為記憶力和判斷力衰退,開始引發許多問題行為。

  換句話說,我們無法馬上斷定,高齡者的問題行為是「由失智症造成」或「因為身體老化而引起」,抑或是「兩種原因一起造成」(若要說得更精細一點,還有「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這種介於老化和失智症之間的狀態)。
 
  曾有研究針對年輕時就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以及因為年紀增長而患病的人,兩者的症狀進行調查。(1)研究顯示,在「憂鬱傾向」這一點,兩者沒有差別。但是,妄想、幻覺、異常行為等諸多症狀,高齡者發生的機率較高。根據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不能用失智症認知功能退化的原因來說明一切。

  因此,就算無法治癒失智症,若能預防、改善身體的老化現象,就可以解決許多問題行為。

  身體老化有許多各種不同的症狀,其中包括視力和聽力衰退等五感症狀,也有因為肌力衰退而造成的腰腿無力。不過,若能採取適當的對應措施,大部分因身體老化造成的影響都可以減輕。

  其次是,「很多時候,失智症的病情發展是可以延緩的」。當然,並非所有失智症都可以控制,但確實有些失智症的惡化是可以減緩的。
  大家應該都想盡可能減少失智症引發的問題行為吧。除了失智症,本書也列出了老化等所有可能引發問題行為的原因。
  知道引發問題行為的原因非常重要。
  因為,如果可以預防、改善這些原因,就能減少問題行為。

  即使無法預防、改善,了解之後也比較能夠冷靜面對。因為,我們會很清楚地知道「他們做那些事並沒有惡意」,也可以接受「因為那些原因,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也是沒辦法的」。若能保持冷靜,不僅可以積極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的事可做,也能減少心中的焦慮不安。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205

按讚、分享:  『面對失智症 你另一個選擇...黃耀庭臨床心理師』

張貼留言

0 留言